首页 > 养生资讯 > 行业资讯 > 2016居民膳食指南发布 提倡谷物为主少盐少油

2016居民膳食指南发布 提倡谷物为主少盐少油

发表时间:2016-06-14 19:26:19 来源: 作者:admin

  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消费的少豆奶,摄入的脂肪多,超重肥胖问题凸显。“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动吃平衡,健康称重;多吃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时尚。”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对居民膳食进行如上指导。

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 豆奶类消费低脂肪摄入多

  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 豆奶类消费低脂肪摄入多

  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介绍,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是,居民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问题还依然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

  “俗语称 病从口入 ,许多病是吃出来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常继乐说。

  居民膳食指南提倡谷类为主多蔬果少盐油

  常继乐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是指南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我们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主要针对孕妇、乳母、2岁以下婴幼儿、2-6岁学龄前儿童、7- 17岁儿童少年、老年和素食等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膳食选择提出特殊指导。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主要是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践行膳食指南的科学推荐,用食谱设计和营养饮食指导,告诉大家如何依据指南安排一日三餐的饮食。

  根据新的推荐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也进行了修订,同时推出两个新的可视化图形,分别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以便于平衡膳食知识的理解、学习、操作和传播。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说,这三个图形各有针对,而且互为补充,希望通过不同的图形,让百姓理解平衡膳食的核心思想。居民膳食宝塔推荐了食物推荐摄入量,平衡膳食餐盘直观、简洁,强调食物构成比例。膳食算盘图形可勾画出儿童对于份量的认识,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不吃主食不能减肥 要“吃”和“动”平衡

  不吃主食不能减肥 要“吃”和“动”平衡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是多种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会引起肥胖,所以不吃主食能减肥。

  《膳食指南》指出,肥胖,不是吃主食的错,肥胖是因能量过剩,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减少主食可以减少能量的摄入,但也减去了谷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对身体健康不例。

  《膳食指南》提出,要“吃”和“动”平衡,才能保持体重的恒定。“吃”要做到“食不过量”,多吃蔬果、奶类和大豆,少摄入脂肪量,多吃深色蔬菜。减肥不但是减重量,更重要的是减脂肪。

  禁食只是丢失水分和肌肉,但不能维持长久。最好的减肥方法是运动,运动能瘦体重,减脂肪。

  为何多吃深色蔬菜?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说,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预防肥胖都是有益的作用。

  颜色深的蔬菜所含有的维生素,特别是 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矿物质比浅色的蔬菜更加丰富,膳食指南强调吃的蔬菜至少有一半是深颜色的蔬菜,这是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角度提出的建议。

延伸阅读:

  • 卫计委就新版膳食指南有关内容举行发布会
  • 膳食指南重新修订 “吃好”有了新标准
  • 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盐不超6克
  • 专家详解膳食指南五大变化 麻辣烫不可常吃
  • 不设定膳食胆固醇上限 患者当因病制宜
  • 新膳食指南出炉 每天要吃12类食物